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依据等级保护的思想和适度安全的原则,平衡成本与效益,合理部署和利用信息安全的信任体系、监控体系和应急处理等重要的基础设施,确定合适的安全措施,从而确保机构具有完成其使命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在日常运营中,信息系统难免会出现各种漏洞和缺陷。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迅速定位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复,从而避免潜在的安全风险。 实施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1、风险辨识 对系统进行评估之前,首先需要对于每一个业务中的单元、各种相关的活动、以及业务流程里面的重要环节都进行反复的排查与辨识,排查这些项目都具有哪些风险,从而在整体上对于系统存在的风险情况进行初步估计与判断。 2、风险分析 对于有风险辨识度的项目或是流程,需进行仔细的分析,判断其风险特征,并使用明确的定义对其进行描述,使其更加,特别是对于明确风险的发生条件及程度高低应尽可能使用数字或是档位来进行定义,从而更直观的认知到这些风险的发生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3、风险评价 一步是进行风险的最终评价,也是进行正式的风险评估环节,对企业方案、运营目标的最终影响程度、风险的可能性与价格以及可能的后果都进行明确的量化评估,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更为明确地了解到是否应该继续采用该方案,其自身是否足以承担相关风险。 (简称“腾创实验室”)依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关于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国信办[2006]5号)、GB/T 20984-2022《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等标准规范, 进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级的符合性测评。风险分析中要涉及资产、威胁、脆弱性三个基本要素。每个要素有各自的属性,资产的属性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可以是威胁主体、影响对象、出现频率、动机等;脆弱性的属性是资产弱点的严重程度。
1. 资产识别与赋值
2. 威胁识别与评估
3. 脆弱性识别与评估
4. 已有安全措施确认
5. 风险分析
6. 风险评估结果
7. 风险处置计划